当前位置:首页>政策解读

辽宁未来三年靠啥吸引人才?你想知道的事都在这儿了

发布时间:2018年04月18日          编辑:省人社厅苏扬         来源:辽宁日报

  问:请介绍一下《三年行动计划》的总体考虑、具体目标和主要内容。

  答: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和人才工作,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坚持“抓人才就是抓发展,兴人才就是兴辽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统筹推进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全省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为持续推进全省人才事业发展,更好服务全面振兴,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三年行动计划》,这是继2017年省委出台《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后,全省人才工作又一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要文件,是新时代辽宁人才工作的重要行动纲领。

  《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加快推进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这一中心任务,提出到2020年,全省人才规模实现稳步增长,专业技术人才达到350万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人才达到52万人,高技能人才达到112万人。全省人才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人才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人才集聚效应进一步增强,人才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人才服务发展贡献突出,形成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发展集聚人才、人才服务振兴的良好局面。

  围绕实现这一目标,《三年行动计划》结合辽宁实际,提出三个部分共26个方面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第一部分总体要求,提出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第二部分重点任务,主要包括:一是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工程;二是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三是坚持以用为本,实施人才服务振兴智力支持行动;四是着力改革创新,不断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第三部分组织领导,就落实工作责任、加强政治引领吸纳、强化基础保障、加强宣传引导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和明确要求。

  问:当前,全国各地纷纷出台政策抢夺人才,力度非常大。应对愈演愈烈的人才争夺战,《三年行动计划》在培养引进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方面提出了哪些举措?

  答:人才的重要性毋需多言。当前城市的竞争、发展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现在各省市无一例外都制定了人才发展战略,出台了高含金量的人才政策,希冀在人才争夺战中占据制高点、掌握主动权。联系辽宁实际,我省高层次领军人才缺口还比较大、引进比较难,难以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辽宁要实现全面振兴,首先要打赢人才争夺战,这是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关键所在。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三年行动计划》坚持高端引领,围绕辽宁振兴发展重大需求,以重大人才工程为牵动,推动《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实施。一是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哲学社会科学等领域,有计划、有重点地遴选支持10名左右杰出人才、500名左右领军人才和500名左右青年拔尖人才。其中,对杰出人才给予每人300万元资助,对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给予每人100万元资助,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领军人才和教学名师给予每人20万元资助,对青年拔尖人才给予每人50万元资助。二是实施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集聚计划。引进集聚3000名左右海内外高层次人才,重点遴选支持400名左右高层次人才。其中,重点支持10名左右杰出人才,给予每人300万元资助;200名左右领军人才,给予每人100万元资助;200名左右青年拔尖人才,给予每人50万元资助。对新培养引进的“两院”院士,由省财政给予每人500万元资助。三是实施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培养引进计划。对接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培养引进200个左右海内外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按团队层次分别给予100万元、300万元、500万元和1000万元项目资助。四是实施外国人才引进计划。实施外国专家百人计划,重点引进100名左右高精尖外国专家,给予每人20万元资助。推进重点外国专家项目计划,引进产业发展急需紧缺外国人才3000人次。五是实施青年英才储备计划。加大博士、博士后培养力度,力争三年储备博士、博士后2万名左右。

  问:实现辽宁全面振兴需要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作支撑。请问《三年行动计划》在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有哪些考虑?

  答:当前,全省上下正在大力实施“五大区域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一带五基地”建设,迫切需要各类人才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助力辽宁振兴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坚持统筹兼顾,围绕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等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五项人才计划。一是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计划。培养一批既通科技又懂市场,站在产业科技前沿,在同行业发挥先导性、引领性作用的创新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二是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新增技能工人45万人、高技能人才12万人。对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和省级技能大师工作站分别给予500万元、20万元、10万元资助。培养集聚6000余名急需紧缺高级技师、工匠技师,培训专业技术人才60万人次、高级专业技术人才5000人次;三是实施人才助力县域经济发展计划。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组建10个省级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5000余人、农民技术员5000余人。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向涉农县(市、区)选派省级科技特派团100余个;四是实施高校毕业生“凤来雁归”计划。吸引储备80万名左右高校毕业生在辽就业创业。实行高校毕业生“零门槛”落户,推行“先落户后就业”;五是实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到2020年,全省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26万人,其中专业人才达到5万人。

  问:人才要坚持以用为本。请问《三年行动计划》在人才使用方面提出了哪些主要措施?

  答:引育人才是基础,用好人才是目的。《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完善用才机制,创新用才方法,提出要实施五项人才服务振兴智力支持行动。一是开展“两院”院士助力振兴发展活动。新建院士工作站100家。发挥院士“传帮带”作用,采取“一对一”或“多对一”方式,为辽宁培养杰出人才。对解决制约产业发展重大关键问题、取得显著经济社会效益的院士及其团队,由省财政给予重奖。定期召开院士座谈会,发挥院士参谋智库作用;二是实施高校院所服务全面振兴专项行动。组织高校院所制定服务振兴发展专项行动方案,推动高校教师、科研人员进园区、进企业、进乡村,打通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打造高校院所服务振兴发展新引擎;三是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促进行动。深化“科技成果转化年”活动,推进沈阳、大连、鞍山联合创建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利用三年时间促进6000项以上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5%,国家重要技术创新与研发基地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四是开展优秀专家服务团活动。分领域组建一批优秀专家服务团,定期深入生产科研一线,精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开展项目对接、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为促进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五是实施人才服务辽西北计划。择优遴选100名左右高层次人才及其创新创业团队深入辽西北地区开展对接服务活动,助推产业提质增效。

  问:人才竞争根本上是制度竞争。请介绍一下《三年行动计划》在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方面提出了哪些主要措施?

  答:今年是我省的深化改革年,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步子应该迈得更大一些,手脚应该放得更开一些。要大刀阔斧地破除一切制约人才发展的思想障碍、制度藩篱和政策壁垒,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在管理机制上要“放权”,提出高校、公立医院和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自主组织公开招聘或到“双一流”建设高校招聘高层次人才,对自主招聘急需引进的高层次紧缺人才,可不受岗位比例和数额限制,现场签约、自主聘用。建立高层次人才事业编制机动使用机制,专门用于保障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培养、流动所需编制,实行实名制动态管理。在评价机制上要“放开”,提出高校、大型公立医院、科研院所、大型企业自主开展职称评审工作。离岗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贡献突出的科研人员,可通过原单位破格申报相应专业技术职称。在分配机制上要“放活”,提出允许高校、公立医院和科研院所等单位突破绩效工资控制线,用于作出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和创新团队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对部分紧缺或者急需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实行协议工资、年薪制等分配方式,工资额度不计入单位绩效工资总量调控基数。全面推行对完成、转化职务科技成果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给予不低于70%比例奖励和报酬的激励政策。

  问:如果说引人才、育人才、用人才是“前半篇文章”的话,那么怎样留住人才就是更重要的“后半篇文章”。请问《三年行动计划》围绕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方面提出了哪些主要措施?

  答: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人才发展环境的优劣已经成为当今人才竞争的关键要素。我们要采取有力举措,大力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环境,让更多人才向往辽宁、融入辽宁、扎根辽宁。一是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加快建设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平台。推进大学科技园开放式发展,实行校地共建、一校多园、一园多校等多种模式促进高校创新创业和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二是构建社会化人才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专业化、信息化的人力资源服务业。建立辽宁省人才创新创业促进会,促进人才项目、金融资本、产业园区、高新技术企业精准对接、融合发展。推进沈阳、大连、鞍山、葫芦岛和沈抚新区等地区建设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提升人力资源服务水平。设立辽宁人才研究院,开展人才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 三是强化对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金融支持。探索建立科技创新人才金融服务体系,鼓励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推广“人才贷”“人才投”“人才保”等创新业务;四是搭建人才服务综合平台。推行服务专员制度,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提供精准服务。设立辽宁省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开辟高层次人才医疗保健绿色通道,高层次人才持专用健康证到医院就医,实行优先挂号、优先就诊、优先住院待遇;实行高层次人才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就学“零门槛、随意选”政策。

  问:请谈谈《三年行动计划》在抓党管人才,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领导方面有什么举措?

  答:党管人才是人才工作的根本原则,也是人才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保证。要切实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统一领导,为推动全省人才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一是要落实工作责任。要求各市、县(市、区)健全人才工作领导机构,配齐配强工作力量。各级党委(党组)书记要认真履行抓人才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实行人才工作项目化管理,开展百名书记抓重点人才项目计划,每一名市、县(市、区)党委书记每年都要抓1至2个人才工作重点项目。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还要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人才工作三年行动计划。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将建立立体式、多层次人才工作督查督办制度,实行人才工作目标责任考核,督促推动工作落实。二是加强政治引领吸纳。推进党委(党组)联系服务专家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凝聚人才服务人才作用。建立党员领导干部直接联系服务专家制度,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动引导,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深入开展“爱国、奋斗”精神教育,引导各类人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引导广大人才把“个人梦”“团队梦”和“中国梦”结合起来,激发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注重政治吸纳,积极做好从优秀专家中推荐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作,加大在高知识群体中发展党员力度。三是强化基础保障。省级财政要充分利用人才专项资金,支持重大人才工程实施。各市、县(市、区)要根据本地区人才事业发展需要,加大人才投入力度,将人才工作专项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要加强人才工作者教育培训,提升人才工作者能力和水平。四是要加强宣传引导。在省级主要新闻媒体开设“振兴发展靠人才”专栏,积极宣传党中央人才工作决策部署和省委要求,宣传人才政策创新举措,宣传优秀人才事迹,讲好辽宁人才故事,传播辽宁人才声音,在全社会积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氛围。